由于疫情的影響,和可愛的“吞金四腳獸”朝夕相處的時間變得更長了。有的爸爸媽媽無比懷念寶寶上學的日子;有的爸爸媽媽已經進化為“佛系”帶娃,任娃自由發(fā)展;有的爸爸媽媽則經歷了“不做作業(yè)母慈子孝,輔導作業(yè)雞飛狗跳”的時光……雖然有些小波折,但仍然充滿了愛與溫暖。一起看看加特可廣州同事們與家中“神獸”搏斗的日子吧。
姓名:嚴子涵 / 年齡:8歲 / 性別:女生 / 性格:活潑開朗 / 愛好:畫畫
Q:平常大人出門上班,孩子在家是誰來照顧呢?覺得自己陪伴孩子的時間夠嗎?
A:出門上班時,兩個寶貝(二寶還太小就暫時沒有小檔案啦)由爺爺奶奶照顧,每天下班回家,時間就都陪娃玩了,加上周末的話,時間還算夠吧。
Q:因為疫情,比往常多了更多時間與孩子在一起。有沒有什么印象深刻或有趣的事情分享給大家?
A: 平時回到家,兩小只就像樹袋熊一樣掛我身上,今年受疫情影響,每次回到家要先洗澡才能抱小孩,所以小孩會在你進家門后就在你周圍轉來轉去,但是又不敢碰媽媽。這個時候我就感覺我像個危險人物,哈哈~感觸最深的就是小孩愛衛(wèi)生了,每天刷牙、洗手、洗臉都很主動了,因為學校、電視、手機每天都是播放疫情,所以小孩也多懂了很多。而且也更加明白了生命的無常和可貴吧。
Q:由于疫情,孩子從去學校學習變成在家上網課,你有沒有發(fā)現孩子在學習上有哪些不良壞習慣,如何糾正的?
A:從2月17日開始學校就上網課了。上網課帶來的壞習慣就是每天都看手機、看電腦,對眼睛不好。還養(yǎng)成了晚睡晚起的壞習慣,生活作息亂了。樂觀點看也有好習慣,就是電腦操作水平進步,可以獨立上課。還有一個,就是電視上的體育課時光。每天晚上全家都一起跟著網課體育課做運動,這個時候大家都挺快樂的。后來回學校上課后,作息就慢慢規(guī)律了,并且隨著戶外活動增加,看電子產品時間也就相應減少了。
Q: 假期延長、推遲開學,在家待久了,孩子想回到學校嗎?
A:孩子想回到學校,因為家里沒有同齡小朋友一起玩。雖然有個妹妹,但很多時候是打架,而學校不一樣,學校有好朋友,還能上體育課,更加開心。
Q:在教育孩子方面,您有什么育兒經分享嗎?
A:我自認為對小孩管理不夠嚴格,小孩也不是別人家孩子那么優(yōu)秀。因為孩子小,我想的更多的就是陪伴,陪她一起玩游戲,帶她出去旅游,給她講故事之類的。從小到大,我們尊重孩子的意愿,所以孩子約束性不強,調皮好動。硬要說有什么育兒經呢,我是主張親密育兒的,給孩子更多的陪伴、更多的耐心、更多的愛,那么她也會收獲更多的安全感。
——投稿來自神秘的理漫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