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隔8年,海野剛弘再次回到加特可廣州,這次的身份是公司總經理。曾與他共事過的人,都知道工作中的他,有時嚴格,但多時開放;而夫人眼里的他,生活中溫柔、嚴謹且樂觀,凡有不如意總會積極思考如何解決。 哪一面的他,才是真實的他?抑或兩面相加,才是完整的他?《魅力加特可》雜志特此采訪海野剛弘,挖掘這位新任總經理的AB面,看看工作、生活中的他到底有何不同的魅力? |
![]()
本期嘉賓:海野剛弘
|
Q:您的職場生涯可以分為幾個階段?
A:三個階段:1991年加入加特可;1999年從品保部門轉到技術部門;2011年來加特可廣州出向;過程中經歷了很多事情,體驗了各種有趣的人生。
Q:回顧職場生涯,哪些重要節(jié)點改變了您?
A:從品保轉到技術,其實最早想進研發(fā)部門,結果進了品保,內心有一點點小失落。后來在工作中與制造、技術的同事不斷接觸,共同探討課題、商量解決對策,不斷提升自己的業(yè)務水平,在積累了一定經驗后,調動到技術。
Q:時隔多年重回加特可廣州,您感覺最大的變化在哪里?
A:2011年我初到廣州時,很多核心職務都是由日本人擔任的,現(xiàn)在更多是中方現(xiàn)地人員,人財現(xiàn)地化水平提高很多。上次開會我還提到,一些機制可能要適時調整,比如參會人員絕大多數是中國人,但會議卻要用日語,用非母語來交流難免會有理解偏差,可以考慮做試點——將會議語音調整為中文,日方人員通過看資料、學習中文,來適應變化。
Q:加特可廣州正處于面向未來的重要變革期,您如何看待新的企業(yè)戰(zhàn)略和理念?
A:確實,這是不能失敗的重要轉折點,我們會和日本充分連攜開展業(yè)務,一方面把中國市場的情況及時傳遞給日方,進行事業(yè)規(guī)劃改革;另一方面,中方也要同步進行新事業(yè)的提案,使計劃更符合中國實情,以便后續(xù)更高效、更精準推進業(yè)務。
Q:在大變革時代,您認為加特可員工應具備怎樣的意識和技能?
A:現(xiàn)階段的基本技能、工作手法是不變的,比如QC手法、V-up工具等,對于現(xiàn)場作業(yè)、課題研究等,都是很好的工具和方法;但意識層面需要有大的轉變,接下來的電動化時代,我們的生產制造、工作方式都會迎來變化,“不要畏懼,擁抱并享受這種變化”,是我對大家的期待。
Q:能否分享下您的工作經驗給各位年輕人?
A:工作中會遇到很多問題,單憑自己一個人無法解決,要懂得發(fā)揮團隊的力量,積極和上司溝通、和同事探討,不斷積累經驗和人脈,才能快速實現(xiàn)個人成長。
另外,如果對職業(yè)規(guī)劃比較迷茫,還沒想好未來怎么走的話,不妨就做好當下的工作,相信現(xiàn)在所付出的努力,將來會發(fā)揮承上啟下的價值。
Q:您將在加特可廣州任職多年,有哪些目標或期待?
A:我會把工作做到最好,讓公司得以長遠發(fā)展。加特可廣州是一個年輕的公司,希望未來10年、20年,公司能得到更長遠的發(fā)展,每位員工也都能得到長足的進步。
Q:介紹下您的家庭成員。
A:我是四口之家。雖然我在中國,兒子在沖繩,妻子、女兒和父母在靜岡,分隔多地,但家庭關系很好,每周我們都會用MSN聊天,互發(fā)圖片、視頻。
記得兩個孩子小時候,帶他們出去玩時,總會被陌生人夸好可愛,幼兒園老師結婚時說以后孩子能和我家小朋友一樣可愛就好了,身為父母的自豪感一下就上來了。
Q:最喜歡的食物是什么?有沒有在廣州發(fā)現(xiàn)好吃的?
A:都喜歡,比如魚、肉,辣的、甜的,都可以,廣州好吃的食物太多了。大家舉辦了很多歡迎會,所以我比之前胖了一些。
Q:興趣愛好有哪些?
A:喜歡開車,尤其喜歡日產370Z跑車;更喜歡洗車,洗車時大腦可以放空,洗完之后很有成就感;同時也喜歡自行車,來廣州后很快就買了。
Q:特長是什么?
A:開車算嗎?哈哈!就是喜歡駕駛這個動作,我考了很多駕駛證——18歲拿汽車駕照,20歲拿摩托車駕照(包括重型摩托),27歲拿游艇駕照。
Q:推薦日本旅游的三個好去處。
A:第一個“京都”,剛好2014年從廣州歸任日本后就去了京都擔任工廠長,那三年沒事兒的時候經常會去周圍寺廟轉轉;第二個“北海道”,地域廣闊,好吃的東西很多;第三個“沖繩”,兒子經常會發(fā)圖片、視頻給我,很漂亮,我也很想去。
Q:遇到壓力時,有哪些釋放方式?
A:找人聊天,比如在家就和妻子聊天,在公司就隨便抓個同事;一個人的時候,也會去運動,讓自己出汗,運動之后乳酸堆積酸痛,我還在淘寶買過一些肩頸貼,緩解肌肉酸痛。
Q:您自己上淘寶買東西嗎?是自學中文嗎?
A:中文在學,但是買東西是用翻譯軟件將日文翻譯成中文,現(xiàn)在我已經可以自己點外賣、逛淘寶了。
Q:不工作的時候做什么?
A:打高爾夫、騎車、游泳、跑步;每周還會花一個鐘整理工作和做計劃;當然,比起玩,睡覺更重要。